学生作品
您所在的位置是:首页 > 学生天地 > 学生作品

观塔·话史

2014-07-23
浏览次数:1690次
返回列表

 学生姓名:谢文锋  指导教师:林雪枚

每当光影斑驳之时,树影婆娑的海边,总有一抹剪影,虽历经百年浮沉沧桑,依旧屹立,这坚毅的亘古便是——揭阳航标塔。

揭阳航标塔,高68米,钢筋混凝土结构,以“亚洲第一航标塔”著称。据《惠来县志》记载,该塔始建于1882年,现塔为1989年落成,落成后便以独一无二的高度登上亚洲第一航标塔的宝座。清代惠来县籍举人胡玉赞曾在他的《乡说》中赞道:“塔之高者,无以复加;塔之美者,无以复焕。”时任江西兴国县知县的七品之林郎江巨翰也曾撰文赞之为“普天之下皆以无以奇丽者也。”

除了独特的高度之外,7级抗震设计及14级抗风设计的特点使得它得以承受时间及风雨的磨练与洗礼,在惠来靖海镇西南石碑山岬角矗立,既威严又骄傲地历经无数个春秋日夜。环观岬角,这个位于如海的突出陆地,暗礁密布,但是人民的智慧无惧这大自然的冷酷,依旧诞生出这杰出的高塔。

一、观塔

站在塔下仰视挺拔的塔躯,仿佛在仰望一位战士。他身着灰色的战袍,不华丽、不耀眼,朴实地坚守在此地。塔身64米处,便是探照灯安置的位置。正是这盏灯,照亮许多迷航船只的方向,指引了众多渔民归家的道路。细细端详,斑驳粗糙的石灰壁上,隐隐可见“江山永固”四个大字,字迹隽秀而沧桑,似乎在诉说它的故事,让人不禁为之动容。

登临灯塔塔顶,眺望着浩瀚广阔、碧波万倾的大海,感觉心旷神怡、心旌飘荡。若在风和日丽之时,在塔顶上观日起云消,更有独特的绚丽景观。此时,心中便会深受感动,一方面为大自然的美赞叹,另一方面则为先人造塔的智慧折服。

一个世纪多的时间,虽转眼一瞬,却又累累漫长。航标塔在这历史长河中,历经坎坷,注入一股重要的细流,成就了今天的地位与荣耀。

二、话史

虽有着光环加身,但航标塔却命运多舛。自1879年,清德宗光绪在列强无理要求下下诏令建立揭阳灯塔{旧称}——“以利夷国之商运”,并在时任惠来县令陈应梅主持下,塔于1882年落成。落成后,塔身便多次遭到损毁。可叹的是,因为年代久远等多种原因,正史对此并无记载。为寻求答案,笔者探访了航标塔附近的百姓,尝试从民间传说中还原这段历史。

一位岁数已过六甲的前辈说:“关于这座塔,据说前后被拆了两次。第一次是在清朝,因为塔一建成,周围路过的外国船就多了起来。为了阻止外国人,我曾祖父和一大群人就拆了这个塔发光的东西(探照灯,当时为燃烧燃料而发光),好像惊动了衙门,但因为一些有名望的人出面,案子就没开庭审理。第二次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被好多穿绿色军装,戴绿色军帽的人(红卫兵)拆了,好像是因为塔上写得那几个字(江山永固),说是要复辟帝制来走资本主义道路,后来就拆得剩一点了。”

虽然以上老人的话的真实性有待考证,但听过后心里却毫无怀疑的感觉。的确,建航标塔的目的是“以利夷国之商运”,而中国人素来爱国情怀是比较深厚的,为了反对“夷人”而去破坏探照灯,有其历史根据。且正如前面所提到,该塔高大68米,这一天文数字在当时也是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,“为什么给外国人建那么高的塔?”这一疑问抨击着无数惠来人的心。在许多人看来,塔身的高度寓示了当时中国受人奴役的程度。因此,破坏航标塔有其现实依据。只不过,在查阅书籍后才得知,建塔的目的除了方便列强商运之外,还有另一种——向外国人示威。正如当时惠来县县令陈应梅所述,“吾以塔身以示华夏制夷之忾”,但老百姓知不知就是另一回事了。而第二次大规模的破坏是在文革时期,这个敏感的历史阶段,国家的各个方面都遭受着巨大的破坏与冲击,因此,航标塔被拆除也是情理之中。无论如何,揭阳航标塔,记载了中国的一段历史,也彪炳着一种精神。儒弱的统治者,在塔上寄托了反击外国侵略者的希望。一个腐朽的政府,在塔上承载了对千疮百孔国家的悲叹。而饱受奴役的百姓,则试图利用航标塔上宣泄对外国侵略者的不满与愤怒。

三、展望

时隔多年,中国,宛如一只沉睡的雄狮,在遥远的东方,用一声巨吼,昭示一个大国的崛起。改革开放,社会主义市场经济……为社会主义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,经济的腾飞也为塔带来了新生。如今宁静的南中国海边,即将动工年吞吐量达5万吨级的深水港。在航标塔的护佑下,港口将建设成揭阳的标志。揭阳,也将在港口的带动下,以崭新的姿态走向世界。

在清朝,塔始对国家支离破碎的愤慨;在新中国,它是对文革的无奈;在改革开放后,它是中国走向蓬勃复兴的赞歌。塔的建成,无疑为旧时人们提供了精神的支柱,也推动已经创造无数经济奇迹的中国再创辉煌。塔的新生,凝聚了无数惠来人的汗水,贫穷的惠来人用其不贫乏的智慧书写了一段段可歌可泣的历史,彪炳千秋,古老的惠来县城也将迎来涅槃重生的一天……

一座塔,承载的短短历史背后,其实是中国人在古老华夏神州所做的一切。如今,斑驳泛黄的历史已经失去,未来的揭阳航标塔将要承载怎样的使命,看今朝,看我们!

(此文章获惠州市2014年中学生优秀历史小论文比赛一等奖)    

 


Baidu
map